为深化党史学习教育,赓续红色血脉传承,2025年3月22日,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党委组织发展对象培训班学员开展行走的党课——赴中共一大纪念馆参观学习,在实地感悟中筑牢理想信念,传承红色基因。
在上海这座充满活力与故事的城市中,渔阳里散发着独特的历史韵味。这里,早期共产主义运动的思潮涌动,为革命事业埋下了珍贵的火种。不远处,石库门建筑星罗棋布,以其特有的青砖黛瓦、精致雕花,见证了无数风云变幻。而其中一座石库门,更是承载着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时刻,它就是中共一大会址。它与周边承载早期共产主义运动记忆的渔阳里等历史地标相互呼应,共同构成上海独特的红色文化脉络,吸引着无数人前来探寻、学习。
回溯苦难辉煌,缅怀革命先烈
学员们通过讲解员的介绍,回顾了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背景。纪念馆内陈列的虎门销烟文献、五四运动影像资料、《共产党宣言》首译本等文物,生动再现了近代仁人志士救亡图存的奋斗历程。同学们驻足于锈迹斑斑的枪炮和泛黄战报的展柜前,不禁感慨:“这些实物让我们更直观感受到先辈们为民族复兴付出的巨大牺牲。”尽管先辈们历经无数挫折,但那股不屈的精神,如星星火种,在中华大地悄悄扎根。
觉醒时代风云,坚定信仰选择
随着参观的深入,学员们来到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展区。新文化运动如春风般吹进人们的思想世界,民主与科学的理念迅速传播。五四运动更是将民众的爱国热情推至顶点,青年学生、工人阶级纷纷走上街头。面对展览中的浮雕、史料,同学们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站在这里,同学们仿佛能看到当年热血青年热烈探讨、积极寻求真理的画面,先进知识分子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为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石。
党组织诞生,点燃革命星火
在马克思主义传播进程中,早期共产主义组织如星星之火在中华大地渐次燎原。陈独秀、李大钊等先驱率先在上海、北京、武汉等地组建共产主义小组,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与工人运动组织工作,为党的成立筑牢了思想和组织根基。参观早期共产党人活动的珍贵史料时,同学们都感慨万分。这些早期共产主义组织的不懈探索与实践,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凝聚了强大力量,开启了中国革命的全新篇章。
开天辟地大事,启航伟大征程
1921年7月23日,中共一大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13位代表,代表着全国50多名党员,齐聚于此共商建党大业。会址内还原的会议场景,让同学们驻足良久,不禁发出感叹。侯程耀同学说到:“在这样狭小的空间里却发生着开天辟地的大事,诞生了改变中国命运的伟大政党——中国共产党!”中共一大通过党的第一个纲领和决议,正式宣告中国共产党成立,使中国革命有了坚强的领导核心和明确的前进方向。
忆往昔峥嵘路,砥砺新时代担当
回顾党的百年历程,从革命战争到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带领全国人民攻克重重难关,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站在一幅幅历史照片、一段段文献资料前,同学们深刻感悟到党的卓越领导力和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坚定信念。有同学分享道:“党的历史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奋斗史诗,作为发展对象培训班的一员,我们必须传承红色基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此次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之行,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回溯和重温,更是一场深刻的党性教育与精神洗礼。发展对象班的同学们纷纷表示,要以先辈为榜样,努力学习,积极进取,在体育与健康领域发光发热,为党和人民的事业不懈奋斗。
文字:侯程耀、周长月
图片:钱星宇
审核:黄岚兰、李浩、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