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教育部党组关于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的总体部署,推动乡村体育教育振兴与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持续高质量推进数字支教活动,3月7日下午,体育与健康学院在二楼报告厅举行“数字赋能寻甸乡村体育振兴”志愿者纳新活动暨新学期数字支教启动仪式,院党委副书记兼副院长李浩、党委专职组织员袁春、支教团队领队谭钧译及40余名新老志愿者出席会议。“数字赋能寻甸乡村体育振兴” 项目自2023年启动以来,得到了学院党委的高度重视,先后近150名志愿者踊跃参与其中,志愿者利用数字化技术,打破地域壁垒,跨越3000公里的山海距离,持续为云南寻甸的学子开展云端数字体育教学,累计开展云端课程200余节,受益学生3980人次。学院党委创新育人模式,通过数字支教,引领广大志愿者在志愿服务实践的大舞台中强化技能本领,提高思想修养,在教与学中双向奔赴。
数字支教:破教育壁垒
活动伊始,袁春介绍我院开展数字支教活动发展历程,并对组建起一支专业素质过硬、满怀热忱的支教队伍提出了期待与要求,还对志愿者如何撰写教学设计及制作ppt进行了培训。他号召大家要深入学习国家最新颁布的课程标准,将我院开发的《中国健康体育课程模式》和《KDL体育与健康课程》等优秀成果带到乡村课堂,让农村的孩子也能享受与城里孩子一样的高质量体育教育。
为肯定一年来志愿者的辛勤付出及更好地促进数字支教“传帮带”工作,本次活动还对优秀志愿者进行了表彰。李浩和袁春分别为荣获校级和院级数字支教志愿服务“优秀个人” 颁发荣誉证书,并勉励大家再接再厉,为乡村体育教育贡献更多、更大的贡献。
2024年度支教先进个人:
校级优秀个人:谭钧译、赵治兵
院级优秀个人:张粮静、王振帅、周鑫瑜
初心如磐:一起奔赴未来
李浩深入剖析了教育数字化在乡村振兴战略以及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强调其作为推动教育公平、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引擎,对乡村教育发展具有深远意义。他寄语广大志愿者,要学习教育家精神,心怀“国之大者”,在AI时代的浪潮下,充分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不断扎实专业素养,在党和国家需要的地方发光发热,为乡村体育教育持续赋能,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新学期,承载新使命;新征程,孕育新希望。体育与健康学院的数字支教团队已厉兵秣马、整装待发。志愿者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在学院党委的正确指导下,扎根数字支教活动,用志愿服务书写无悔青春。
撰文:谭钧译
图片:林伟岸
审核:黄岚兰、李浩、袁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