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华东师范大学创立,以东亚体育专科学校(1918年创办)体育系和体育专修科为基础组建了体育系。1952年夏,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与南京大学、金陵女子大学体育系科合并成立华东体育学院。1972年整体并入上海师范大学。1979年恢复成立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1981年获准设立我国体育学最早的硕士点--体育理论硕士点,1986年获准设立全国第一个运动生物化学硕士点,1993年获准设立运动生物化学博士点。1998年华东师大体育系与大学体育部、上海教育学院体育系、上海第二教育学院体育系合并。2001年4月,成立体育与健康学院。2003年设立全国首批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2005年获得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予权,2007年获批运动人体科学国家重点学科(培育)。2010年以来获批“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体育教育教学研究基地、“青少年体育教育研究”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等3个省部级重点研究基地。主持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教育部“校园足球”国家级师资培训基地、国家级健美操训练基地和啦啦操科研基地、上海市学校体育领军后备人才培养基地等,荣获2013-2016年、2017-2020年“全国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体育学在2012年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中获全国第三,2017年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获得唯一的A类学科,体育学科综合实力近十年保持全国前三,在综合性高校位居全国第一。
学院设有体育教育系、社会体育系、运动系、大学体育教学部,现有3个本科专业以及体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和博士点,拥有教育硕士(体育)、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权,承办教育部第一批“太极拳与传统体育教学”体育硕士培养任务。现有在校本科生575人,全日制硕士生278人,博士生90人。70年来为国家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投身于体育教育、科研、管理、训练、竞赛和其他行业。
学院现有教职工93人,现有教授22人、副教授31人,39人拥有博士学位。其中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人,青年长江学者1人;中组部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工程1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著名体育专家黄震、黄柏龄、许豪文曾长期在学院任教,为体育人文社会学、体育教育训练学、运动人体科学奠定了基石。院长季浏教授曾任国务院第六、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现任教育部首届高等学校健康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教育部国家中小学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研制组和修订组组长、教育部中小学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理论学科组组长等。
建院20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励20余项。承担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3项、重点项目2项,以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课题、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项目等国家级项目60多项。健美操、啦啦操竞技水平国际顶尖,田径项目涌现多名奥运冠军、世界冠军或全国冠军。国际交流长期且频繁开展,与美国、法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日本、捷克等国家的高校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
学院始终秉承“文武双全、专长突出、素质高强、追求卓越”的院训,在建校70周年、建院20周年之际,正努力实现新的跨越式发展,力争在“健康中国”“体育强国”和“双一流”建设的宏伟蓝图中建成世界一流的体育学院!
(数据截至2021年9月)
1951: 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创立
1952: 院系合并成立华东体育学院
1980: 正式恢复成立华东师范大学体育系,体育教育专业开始招收第一届本科生
1981: 获准设立我国体育学最早的硕士点之一--体育理论硕士点
1982:体育理论硕士点开始招收第一届研究生
1986:获准设立全国第一个运动生物化学硕士点
1993:获准设立全国首批运动生物化学博士点
1998:院系合并成立华东师范大学体育学系
2001:成立体育与健康学院
2003:获准设立全国首批体育学博士后流动站
2004:教育部第一轮学科评估获得全国第八
2005:获准设立全国首批体育学一级学科博士点
2007:运动人体科学获批国家重点学科(培育)
2008:教育部第二轮学科评估获得全国第四
2009:体育教育专业获批国家级特色专业
2010:批准筹建“青少年健康评价与运动干预”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012:教育部第三轮学科评估获得全国第三,在综合性高校排名第一
2013:获准设立上海高校“立德树人”体育教育教学研究基地--体育教育教学研究基地
2014:担任全国学校体育联盟(体育教育)主席单位
2016:获准设立“青少年体育教育研究”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
2017:教育部第四轮学科评估中被评为全国唯一的A类学科,在综合性高校位居全国第一
……